时间:2023-01-12 22:28:27 | 浏览:1640
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
同居五百年举世无双
务川自治县涪洋镇陈氏宗祠,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筑古朴,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宗族文化特色,是一处难得的历史古迹。
陈氏宗祠坐落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前进村陈家湾组,建筑面积约150余平方米,占地约500平方米。作为务川自治县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周边保留着足够的空地,显得十分空旷。宗祠建筑为瓦木结构,整座木楼建在一米多高的石砌台基之上,显得大气端庄,古朴美观。
务川自治县涪洋镇风光
飞檐重阁,瓦面折复,宗祠在青山秀水的村寨间显得隽秀而醒目。宗祠为四合院重檐式建筑,左右两厢与下殿紧密结合一起,正殿两侧与两厢相接,留有两道侧门。上下两殿的重檐高低相对,一呼一应,相映生辉。地坝搭建六级台阶,循级而上,可以步入宗祠大门的吞口。石级两侧各置一只旧人练功的石礅。宗祠大门前的吞口呈八字形,两侧有一对石狮。大门的门楣上方挂“义门陈宗祠”匾额,两侧木质门对题写:“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举世无双”。
宗祠的正面、两侧各有六扇花窗,雕饰窗花,颇为秀美。其中,四扇窗花乃是字牌“务川大贰”的数字图腾。分别代表“天牌”“地牌”“人牌”“和牌”,喻意“天地人和”。务川大贰上绘制代表数字的图腾,或连或漏,或肥或瘦,看似绳结,宛似虫蝶,十分特別。这是务川少数民族独创的文字图腾,没有“字”的韵味而独具民族特色,已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开宗祠的大门,从戏楼底下穿过,是一口天井。越过天井,上边是正殿,天井两侧有石块作梯,搭连正殿的檐坎。正殿的正堂设置神龛,供奉陈氏远祖牌位。两侧的木板壁上,同样挂有陈姓祖宗的牌位。正殿两侧各有一门,通往两侧偏房。正殿的横梁下侧,题有落款,楷体墨书“大清咸丰元年仲春月望四榖旦”等字样。正堂的正上方,是伸出屋顶的重檐飞阁四阿顶。重檐飞角,冲向霄云,颇有气势。
上殿对面的戏楼,可以从两侧木梯上去,经过木栏走廊,可以走到戏楼中间。戏楼同样为重檐式结构,上置八角顶。八角顶的天平正中绘有童子图。图中童子手持书卷,书卷上书“一团和气”四字,字体变异。八角顶的侧面绘有人物、树木图案,图案中的人物或似将军征战,或似林下议事,形象生动,活泼可爱。
戏楼与正殿相对的横梁上,还挂有一块“十八罗汉”长匾。横梁上原绘的是“十八罗汉”长图,可惜年久,难以辨认,宗祠复修,人们将“十八罗汉”长匾挂在图案上面,以新补旧。梁柱穿错,庭院雅致,宗祠内充满着庄严的历史气息,忆古追今,让人心生遐想。
清朝时期,该宗祠多用于祭典宗祖,家族议事,平息争讼,教化族人;民国时期,还用于民团办公,私塾教书,传统文艺习演。解放之后,成为贫民居所,用作集体仓库,是基层单位办公,群众自娱自乐的地方。无论晚清,还是民国,它一直发挥着教育教学的社会功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它还作为专门的学校,称前进小学,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搬出祠堂,它作为当地的历史文物,静静地立在那里,让人参观、缅怀,也引来更多历史爱好者前往探访。
陈氏宗祠是陈家湾人的精神依托。陈家湾人以陈姓为主,他们以先祖功绩为荣,发展生产,勤劳上进,让陈家湾成为前进村最富裕的村寨之一。他们重视教育,奋发有为者众,百余户的村民组,在外教书、任职的有近百人。以该宗祠为起源的陈姓人,曾经出了一位武举人,是当地知名的人物。走进当地农家,他们还津津乐道他的故事。这位武举人叫陈志高,字天门,少年时即臂力过人,经勤操苦练,一百八十多斤的大刀在他手里,就像舞动一根棍子,神态自若。他还有一对练功的石礅,单只重二百八十斤,足见臂力过人。
陈氏族谱
据当地《陈氏族谱》载,陈志高参加武举考试,其中有一个科目就是抱石礅,要将石礅抱起来绕场地行走一周,以展示体能是否合格。陈志高觉得考场上的石礅太轻,准备将数块石墩重叠在一块抱,当重第三个石礅时,考官见状,连呼“重了,重了!”考官原意是三只石礅重叠在一起,太重了,抱不动。但“重”与“中”谐音。陈志高立刻会意,对旁边鸣锣的差人大吼:“老爷都说中了,还不鸣锣!”鸣锣的差人连忙鸣锣。陈志高即中武举。
在陈志高后人的堂屋里,还保留着他昔日练功的大刀。上刻“重一百八十斤长八尺陈志高用”字样。一把长八尺、重一百八十斤的关公大刀,折射出陈姓历史上的无上荣光。
陈家湾人团结友爱,邻里和谐,是宗族团结的典范,此风气一直延续至今。前进村因此被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旅发委联合授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称号。目前,当地政府在陈氏宗祠后面的柏杨岗,修建观光水库、铺设步道长廊,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实施农旅一体化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陈氏宗祠文化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去学习、凭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举世无双务川自治县涪洋镇陈氏宗祠,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筑古朴,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宗族文化特色,是一处难得的历史古迹。陈氏宗祠坐落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前进村陈家湾组,建筑面积约150余平方米,占地约5
为进一步做好“蓉漂”人才的关怀工作,提高单身“蓉漂”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5月20号-21号,由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总工会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综合性大型相亲活动-“遇见·the one in
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陈姓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发展史!小编不才,选取了历代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陈氏名人进行整理。通过这些陈姓名人,我们可以勾勒出一部中华陈氏家族的发展简史,并以简洁鲜明和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陈氏历史文化、名人典
前言导读;要说陈氏,众所周知,全球总人口9000余万,天下陈氏皆家门,今天小贱带大家来盘点下颍川系脉——陈氏第一大脉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
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双联村里邵坞陈姓村民陈法根,将两册纸张发黄、卷了边角的书籍带到了村委,村干部和几位村民浏览后大吃一惊,原来这两本古老的书籍是记录了当地陈姓八百年历史的“陈氏族谱”。该族谱由陈氏家族的后人于元明交替时期着手编写,
露营·玩乐指南轻奢微度假旅游已经成了人们心照不宣的「内心潮流」遵义这几处绝绝子的露营野餐宝藏地建议收藏!【 户外露营 】人们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释放出内心对旅行的纯粹热爱驿寄星辰·露营基地CampingMay OF 2022占地面积15
最近火出圈的露营烧烤占领了各大短视频平台及朋友圈现在不需要搬着笨重的露营装备去很远的地方因为在318露营基地有你想要的一切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浪”进自然里◆ 城市出逃计划 ◆春末夏初人间温柔/一起露营用自然生活来对抗城市焦虑久居城市生活让我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实现科学精准防控,切实保障辖区内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
黄山毛峰,是未发酵的烘青绿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黄山毛峰的品质特点,可用八个字来形容:香高,味醇,汤清,色润。贵州遵义毛峰绿茶,原产于湄潭县一带,是解放后创制的名茶,已
2016年,“遵义1935”低调面市。因为产品没有条码,属于非流通产品,因此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遵义1935”的存在。“遵义1935”为通体大红色包装外形,正面瓶标明确印刷“遵义1935”,书法行笔流畅,用遵义会议遗址作为主图,更加展现此款酒
位于仁怀市茅台镇河滨大道的茅台国际大酒店精品店,近日推出优惠酬宾,即日起至6月30日,可在该店购买遵义1935酒488元/瓶,飞天迎宾酒438元/瓶。茅台国际大酒店购买价格表相信茅粉对“飞天迎宾”和“遵义1935”这两款酒并不陌生。号称酒圈
茅台1935酒是一款承上启下的大单品,茅台1935酒并不是遵义1935酒的简单升级,是“市场向”方面的属性更强的新产品。近来,酱酒圈“1935”很热,先是因停产炒得火热的遵义1935,后有1月份推出的茅台1935 ,然后又有2月份推出的仁怀
白酒,不仅种类多,名字也让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可能就买错了。大厂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不管高端品牌,还是中低端路线,只要你出一个新款,我就立马跟上,就连名字我也要模仿,起得和你差不多。这不,最近大热的“酱酒圈”就出现了3款酒:都是知名品牌,名
中新社昆明10月13日电 题:丽江姑娘在马尔代夫:遇见梦想 遇见温暖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13日,看着岛上的居民和游客争相体验学写东巴文,在马尔代夫南阿里环礁丽世度假村工作的丽江姑娘杨芳一时有些恍惚。“没想到能在这儿看见来自家乡的古老文字。”杨
据越南神话传说,越南最早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 泾阳王”,号“赤鬼国”。越南旅游景点分两个部分,南越北越。北越靠近南宁,北越景点有:河内,下龙湾,占婆岛。南越景点有:岘港,会安,芽庄,大叻,美奈,胡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