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跨过雄关漫道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时间:2022-09-18 10:11:00 | 浏览:612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编者按:“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踏上红军长征革命圣地,就传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作出一系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编者按:“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踏上红军长征革命圣地,就传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人民网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系列报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935年1月,一支脚蹬草鞋、肩扛土枪、手举镰刀锤子旗帜的队伍从绝地险境千里奔袭来到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考察时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6年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刻鼓舞和激励着遵义的干部群众奋勇拼搏,为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醉美遵义新未来而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 “战天斗地”践行初心使命

图为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胡志刚摄

走进贵州遵义市凤凰山南麓的红军山烈士陵园,35米高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碑上镌刻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熠熠生辉。纪念碑周围,“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4组汉白玉浮雕生动展现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景,令人肃然起敬。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从北京乘专机一到遵义新舟机场,就驱车来到这里,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肃立鞠躬,缓步绕行瞻仰,表达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

历史的硝烟已散,长征的精神永存。

黄大发,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现团结村)党支部原书记。曾经的草王坝“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深度贫困的背后,缺水是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

如今,团结村已从贫困小乡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红色,是遵义的底色。遵义,因红色而闻名。”

86年前,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一心为民,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植在黔北大地;86年后,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中,红色基因激发强大动力,涌现出黄大发等一批时代楷模,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是革命圣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真实写照。

奔向乡村振兴 团结一心干出“好日子”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考察时指出。

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的花茂村,曾因人烟稀少、贫穷落后被称为“荒茅田”。花茂村村支“两委”以村容村貌改善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民王治强就是受益群众之一,开办了花茂村第一家农家乐。

如今,花茂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0948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20226元。

“赶上了好时代,越奋斗越幸福,苦日子早就熬出了头。”王治强笑意满满。

从贫困荒芜到花繁叶茂,花茂村的变化,是遵义打赢脱贫攻坚、奔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地处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地区的遵义,曾一直背着沉重的贫困标签。全市12900多个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先后派出驻村工作队890余个,选派820余名第一书记、近2000名驻村干部奔赴脱贫攻坚战场,组织11.9万名帮扶干部开展结对帮扶。

一组数据交出了答卷:重点培育茶叶、辣椒等八大主导产业,带动65万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和就业增收;全面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14175公里,解决了7295个村民组的出行问题;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惠及18.91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37万户,惠及群众150余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干群团结一心、依托政策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1.38万人,先后实现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871个贫困村出列,山乡面貌发生历史巨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贵州省内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后,遵义乘势而上,按照“四新一高”的产业发展思路,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实现高效益,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八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率达到70%以上。

遵义深耕细作、精准发力,正奋力迈向乡村振兴,传承弘扬长征精神,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四个轮子”一起转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为遵义市务川县浞水镇青茶村村民满怀喜悦采摘吴茱萸。雷文慧摄

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遵义市务川县浞水镇青茶村1000余亩的吴茱萸种植基地,几位村民正忙着采摘,不一会儿就装满了背筐。

不远处,一座崭新的加工厂内机器轰鸣,正烘干和筛选着刚采摘的吴茱萸。

“今年的价格在80元到300元之间,已有两家药企希望我们供应初加工后的吴茱萸。”浞水镇党委书记王丰告诉记者,为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该镇于2021年3月争取资金建设了800多平方米的吴茱萸加工车间,当前,相关设备已安装到位,吴茱萸加工顺利进行。

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种业和装备支撑,青茶村通过初加工增加吴茱萸产业效益。这正是遵义市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千方百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题中应有之义。

遵义是农业大市,扎实抓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不凡。但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

今年以来,遵义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全力以赴推进以绿色食品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以遵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的旅游产业化,让“四个轮子”持续转,转得稳,转得快。

“以红带绿、红绿辉映、多彩融合”,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品工程,加快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遵义旅游带,加快构建以都市圈为牵引、县城为支撑、特色小城镇为节点的城镇发展体系,加快推动一流品质转化为一流附加值……

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遵义人民大步跨过脱贫攻坚的雄关漫道,正在迈向乡村振兴的崭新征途。站在时代的潮头,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新闻链接:

湖南沙洲:长征路上半条被 如今更暖后来人

相关资讯

昭通鲁甸之变:“十三五”经济总量达到82亿元,“十四五”重点聚焦产业发展

3月10日,记者从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鲁甸专场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鲁甸经济总量达到82亿元,“十四五”将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鲁甸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掀起了鲁甸跨

向北突围!翠屏区的发展大手笔,会这样施展?

文/ 宜房君叙州区开始大展拳脚。翠屏区的发展,自然会突飞猛进。翠屏区将在叙州区的紧逼下,重新找到自我定位。整体来看,一定是向北拓展。翠屏向北,是唯一出路。一位在岷江新区有多年开发经历的地产界人士C 先生说,翠屏区在叙州设区后,将会对岷江新区

龙湾区(高新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龙湾样板暨建设“一区五城”推进大会

阔步新征程、奋斗新篇章。2月9日上午,龙湾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龙湾样板暨建设“一区五城”推进大会召开。龙湾区委书记、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一富在会上强调,全区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

舞阳:柔性引才助力发展高质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海方 通讯员 张晓甫 赵明奇 袁智慧“贾湖·东方道系列白酒荣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国际最高奖项‘大金奖’,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5.46%,最主要的就是我们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研发推广了‘五粮浓香型’等一批全国先进的

深入推进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推动2022年南乐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大象新闻记者 宋明增 通讯员董建青 文图1月24日,中国共产党南乐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

民权县组织收听收看“中原大讲堂”实施优势再造战略与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学习报告会

9月26日晚上,“中原大讲堂”实施优势再造战略与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学习报告会举行。县四大家领导张团结、王静娴、周燕,周明河及各县直单位负责人在民权分会场收听收看。报告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新国以《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枢

安庆大观区:做活“水”文章服务城乡发展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仲秋时节,俯瞰安庆西部城区,河流纵横,湿地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善治国者,必先治水。近年来,安庆市大观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把治水兴水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位置,让水资源更好地服务发展、造福人民。区水

淄博经济“年中考”|张店:转型跨越拔头筹创新发展排头兵

智能终端及配套产业链生产基地即将试生产,高端大气的知名国际学校即将投入使用,集康养中心、月子中心、购物中心、健康中心于一体的颐养综合体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7月28日下午,淄博市2022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点评活动来到张店区,一个宜居

“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 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从6月30日开始,“国酒茅台”正式改名叫“贵州茅台”,告别了曾经使用多年的“国酒”宣传语。6月29日上午,茅台微信公众号名称由“国酒茅台”悄然更名为“贵州茅台”。而打开茅台酒股份有限

深度丨自营红利下的贵州茅台:找到新的撬动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是时候揭开i茅台的秘密了。家住重庆的姚先生发现,在i茅台o2o平台上预约购酒,供货方既有贵州茅台在重庆的自营店,又有茅台酒专卖店。比如4月27日,重庆市南滨路贵州茅台专卖店就提供了53度500毫升茅台19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NFT艺术品平台大全qq空间相册武汉新闻头条网今日泰安泰国乳胶枕官网世纪数藏NFT美食菜谱网月子餐食谱网保龄球初学网爱尔兰旅游网绍兴新闻头条网今日滁州今日合肥安踏体育港股国美零售港股永州新闻头条网广东旅游网金融投资知识网黄冈新闻头条网全球品牌加盟网武汉交友婚恋网辽宁旅游网鸿星尔克股票网吴姓名人取名网无人机航拍网澳门旅游网董氏起名神器宋氏起名字大全数字能量研究中心宜宾新闻资讯网
遵义新闻门户网-遵义新闻头条、遵义新闻最新消息、遵义信息港、遵义便民信息网、遵义百姓网、遵义人才网招聘官网、遵义天气预报、遵义人才市场招聘网最新招聘、遵义今日头条新闻。
遵义新闻门户网 77663.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