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0:56:27 | 浏览:431
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大山深处,有一座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城——遵义。涓涓流淌的湘江河水,陪伴着这座古老的城,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时光。
革命转折地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遵义是一座红军之城。这里的红墙黛瓦,曾见证过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也记录着那一段段珍贵的历史时刻。
子尹路96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当时遵义城中首屈一指的建筑。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就成为了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著名的“遵义会议”,就在二楼的小客厅召开。
1935年1月15日,20名中央领导和红军将领在这个房间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纠正错误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
从激烈的路线争论到冷静的战事分析,连续三个晚上,古城中只有这间小小的会议室通宵亮着马灯。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不仅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之后,红军从被动转移,到掌握主动,走出绝境,《红军长征史》记载,“中央红军在五天之内,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夺遵义城,共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当时的《红星报》发表社论,“这是我中央红军从反攻以来空前的大胜利”。
从此以后,这支代表中国革命火种力量的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穿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纵横十余省,行程两万五千里,实现了主力大会师。
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让人民的军队从绝境中走出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看似是历史偶然选择了遵义,但偶然中却有着历史的必然。
所“遵”之“义”,为国为民
遵义古称播州,播州这个名字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唐代易名播州始,后经五代、宋、元、明等朝,足足存在了962年的时间。
遵义这个名字的出现,略比播州之名晚几年,当时是命名的播州所领的一个县。
而遵义所遵之“义”,还要从西汉末年的一个人讲起。
西汉末年,天下纷争,割据西南的公孙述趁乱起兵,自立国号。
当时只是一名小小功曹(类似于太守助理)的谢暹,见国家分裂,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十分痛心。
面对叛军招降,他愤然回答,这片土地只属于大汉王朝。
其实遵义远在西南边陲之地,当时的汉朝鞭长莫及。但在谢暹看来,地方再远,也是中国的一个部分,不能分割。
于是他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动员众人一同支持汉朝。
谢暹的做法激怒了叛军,他们派兵前来围剿,谢暹带着几千人的队伍,抵死不从。
就在这时,刘秀建立起东汉政权的消息传来。谢暹立即派遣使者奔赴中原,表示忠于汉王朝。
见到西南边陲来使归顺,刘秀大为感动,于是赐封谢暹等人为“义郎”。
“义郎”之“义”,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是为大义;二是使百姓免遭战火涂炭,是为正义。为国为民,皆在其中。
后来唐朝置播州后,把其中一个县命名为“遵义县”,忠义精神就此成为这方水土的风骨和底蕴。
“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
古城西北龙岩山巅的海龙屯,记载着播州杨氏家族的往事。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挥师南下,攻打四川,眼看四川困于战火,播州土官杨价立即组织起五千士兵驰援。
杨价援军的到来减缓了敌人的进攻速度,但依旧却无法扭转战事,不久,成都陷落,播州告急。
得知播州告急,杨价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把儿子杨文叫到跟前,留下嘱托,我们杨家一直以“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为家训,这个规矩不能破,日后子子孙孙都要继承。
杨价去后,杨文含着眼泪承袭父职,随后率领播州将士抗击敌军。
同时,组织百姓开山运石、修筑工事,在悬崖峭壁上筑起十几座关屯环卫的“山城防御工事”——海龙屯。
海龙屯阻挡住了蒙古铁骑的脚步,播州终于被守住了。
杨氏家族在播州统治了29代,前后有725年,他们始终恪守着心中的大义,“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护一方国土安宁。
如今,历经数百年风霜的海龙屯早已斑驳,但忠义精神,却深深扎根在了遵义这片土地。
忠于国家,心怀正义。古往今来,在这座以“义”命名的城市里,人们始终秉持着一个“义”字行事,做忠义之人,行仁义之事,守信义之本。今天,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新一代遵义人继续身负家国大义,在各行各业推动着古城日新月异的发展。
今晚22:00,锁定CCTV4,一起走进贵州遵义!
第七季
播出内容:《遵义——革命转折地 千古忠义城》
播出时间:2021年9月4日(周六)22: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来源:CCTV4《记住乡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制片人/杨修雯
责编/王静 实习编辑/王奥夫
END
世界精彩 尽在掌握
敬请收看!
遵义在一段历史上竟然曾归属四川管辖,这贵州茅台酒,差点就成了四川茅台酒!遵义古称“播州”,处于西南之地,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少数民族的群居之地,虽然名义上属于中原王朝,但极不好管制,朝廷主要以安抚为主。在汉朝时期朝廷已经广置郡县,但是当地部族首
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简称“遵”,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贵州北部,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是贵州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黔中城市群重要城市。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高品
来源:遵义发布遵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配合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对中心城区疫情防范区实施临时管控的通告(2021年6号)为高效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充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切实筑牢我市疫情防控堡垒,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
遵义市民政局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统筹部署,强化指导调度,推动全市民政系统迅速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全力守护好民政服务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闻令而动共抗疫,迅速行动促落实在当前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遵义
“前三季度,遵义经济增长创历史新高,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达到3037.8亿元,增速达到11.7%,位列全省第一,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近日,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从遵义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暨市推进“四化”工作领导小组
中新网贵阳10月22日电 (记者 杨茜)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2日晚对外发布,2021年10月22日13时05分,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接到报告,10月19日遵义市汇川区外省关联确诊病例的1位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目前,该阳性检测人员已全程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十四五”时期,贵州省遵义市将奋力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左右”等目标。1月23日,《遵义日报》全文发布了2020年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遵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
大家都知道,贵州这几年发展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大数据、大扶贫、大交通、大生态……傲人的成效构成了贵州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以贵阳为中心的省会要建设特大城市,九个地州市暗中较劲吹响打造特色城市的号角,一马当先万马齐奔。贵阳这座在建大城市“领头马
遵义:贵州“第二城”,它的实力其实要比大家想象中强太多!遵义,贵州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省内北部,地理位置上,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刚好处在了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是黔渝合作桥头堡,并且顺利成为西南地区承接南北、
关于遵义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5)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2022年9月11日,接遵义市卫生健康局报告,红花岗区在重点风险人群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接到报告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部署,果断采取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