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源:贵州日报本报讯 (记者 陈富强)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遵义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两次会议上,“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广受热议。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用“五个之最”诠释了“十三五”以来,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回答了遵...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陈富强)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遵义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两次会议上,“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广受热议。
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用“五个之最”诠释了“十三五”以来,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回答了遵义将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
最具历史性的是“一步跨千年,同步达小康。”“十三五”以来,遵义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8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7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效解决了643.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透风漏雨老旧危房全部清除,在贵州主战场创造了“三个第一”的显著成绩,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了遵义的新跨越。
最具根本性的是“群众生活更幸福,百姓笑得更灿烂”。遵义市将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的第一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遵义市闻令而动、主动出击,步步为营、连战连捷,在全省率先启动“五类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建立定点集中收治医院、推动本土企业转产解决防疫物资难题,同时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和复学复业,实现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与此同时,该市还未雨绸缪、果断应对,全力防大汛、抗大灾、救大险,最大限度减少了连年季节性持续强降雨天气带来的损失。
遵义市经济由高速增长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提升至全国百强市的第68位、西部城市的第9位,2020年预计完成经济总量3700亿元左右,初步形成与省会城市贵阳“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2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已经形成,城镇化率从46.5%提高到57%。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期间,遵义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8000余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000余元。同时,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就业、社保、养老等兜底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最具引领性的是“两条底线守得更牢,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近年来,遵义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不断夯实,白酒产业迈上千亿级台阶,茶叶、辣椒、方竹种植面积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如今,县(区)都有产业园区,县县(区)都有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该市还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场战役”取得重大战果。“治污治水·洁净家园”行动成效明显。
最具突破性的是“发展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变化翻天覆地。”“十三五”以来,遵义市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强弱项、补短板,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遵义全面开启遵义新舟、遵义茅台“双机场”模式,进入高铁新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9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万公里,位列全省第一;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最具标志性的是“红色圣地精神激昂,醉美遵义生机勃发。”“十三五”以来,作为革命老区的遵义市,坚持“红色传承、讲好遵义故事”,不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新时代贵州精神,涌现出杜富国、黄大发两位“时代楷模”,同时成功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实现零的突破,连续荣膺“长安杯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政务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城市宜居度、安全感和竞争力均处在全省前列,“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